11月7日晚,法学院举办以“民法典的时代意义和制度创新”为主题的龙江讲坛。本次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姚辉教授担任主讲,法学院唐琳老师主持讲座,法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。
龙江讲坛现场
讲座前,法学院老师唐琳向到场师生隆重介绍了姚辉教授,并对姚辉教授莅临我校、分享研究成果表达了欢迎与感谢。
唐琳老师主持本次讲座
在讲座中,姚辉教授首先指出民法典是一部顾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。姚辉教授就编纂民法典的四大意义分开论述,强调编纂民法典意义之重大。
中国人民大学姚辉教授
到场师生认真听讲
姚辉教授讲述民法典的起源和发展与民法典审议概况,阐明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,通过以改进“高空抛物”责任规则和界定夫妻共同债务为例,强调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;姚辉教授向在场师生讲解完善担保物权相关规定与合同编的创新,说明了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;最后就设立居住权制度展开论述,强调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、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。
本次讲座为法学院师生带来一场学术盛宴,通过研究探讨民法典的时代意义和制度创新,提高了法学学子对民法典的认识,增强法科专业知识。